跳至內容

第二胎生產紀錄

過了上週依然沒啥動靜,轉眼妹妹待在我肚子裡的時間已經比她姊姊長了。雖然心情很焦慮,但我想著:「待得比姊姊久沒關係,產程不要比姊姊久就好。」(詳情請參考第一胎生產紀錄

結果最後美夢成真,第一胎難產生了 30 個小時,第二胎急產只生 3 小時!反差超大。🤣

這胎一樣是選擇溫柔生產路線,一驗到孕就馬上預約了好孕工作室高嘉黛助產師的時間。
不同的是這回改找協和婦女醫院的陳鈺萍醫師產檢、並請嘉黛在協和婦女醫院幫我接生。因為這胎後就要封肚了,很想體驗一次完整的好孕工作室團隊的生產照護是怎樣的感覺。
(另一方面也是協和婦女醫院剛好離我上班地很近,想說萬一在公司突然要生了,可以很快趕到醫院。不過這個特點最後沒派上用場,反而害同事最後兩週提心吊膽的。😅)

以下生產過程又是個落落長的流水帳,慎入。

生產當天半夜兩次肚子痛醒,又睡回去。7 點左右再次痛,但痛感不像宮縮。下床也的確拉了肚子,因此如廁完想說大概只是腸胃不順吧。

後來發現肚子仍然在痛,分不清楚到底是腸胃不舒服還是宮縮。拿 app 計算,發現 7-9 分鐘一次。本來老公都準備好出門上班了,看到我這樣還是決定先載我去醫院看看。也幸好做了這決定,不然如果我堅持只是腸胃問題,應該就會一個人生在家裡了……

女兒其實選了蠻好的產程啟動時間:我開始請產假的第一天、而且是早上大家都睡飽了的時候。但唯一敗筆:早上 8 點多出門剛好是上班尖峰時間,而且醫院附近的路邊停車位都被上班族停滿了,很難找啊啊啊啊!一路車多,加上又一直被市區的路邊臨停車卡到,我們到醫院時已經快 9 點,宮縮從本來的 9 分鐘一次來到 2 分鐘一次。老公需要去找停車位,所以我自己一個人在門口下車走去櫃檯報到。

忍痛到了櫃嬯。
「請問今天有預約嗎?」
「沒有,但我有密集宮縮,而且預產期這週六,所以想說來醫院看一下。」
「了解,有產兆或其他不舒服的地方嗎?」
聽到這問題我頓時感到心慌:因為的確沒落紅也沒破水,痛法又像要拉肚子的痛,會不會又是個假警報?這時剛好宮縮來:「……沒有……但……就還蠻痛的……」

於是櫃檯幫我安排現在有門診的詹醫師幫我內診。不得不說一邊陣痛一邊脫內褲然後還要爬上內診臺真是煎熬。
幸好內診結果令人振奮:「已經開 4 公分,應該中午前就會生了。最晚下午一定可以生完。」
對比第一胎痛了大半夜結果只開不到 2 公分,現在只痛 2 小時就已經開 4 公分真是神速!喔耶!但我還沒高興完,下一波陣痛又來了……而且我還要把內褲穿回去……

入院前要先綁監測器觀察一下胎心音和宮縮,於是兩位護理師陪我搭電梯到二樓的待產室,短短的移動過程又因為陣痛中斷了兩次。
在待產室的床上躺下後,護理師開始跟我確認一些我之前同意書沒寫得很清楚的地方,以及近一個月內有沒有出國旅遊、近一週有沒有家人感冒、有沒有要使用水中生產房等等問題。一邊痛一邊回答好難受,時不時得一直道歉:「不好意思……我現在在痛……」然後等陣痛過去……這時真的很哀怨:為什麼女兒挑了個她老爸很難找停車位的時間,沒人可以幫我回答啊啊啊!

一般在待產房都會監測個半小時,但我躺個 10 多分鐘就覺得腰快受不了了,抓著下一位進來的護理師問能不能換姿勢。本來已做好被拒絕的心理準備,但或許是因為護理團隊已經習慣溫柔生產的需求,護理師很乾脆地幫我拆掉監測器讓我可以側躺。側躺屈膝像蝦子一樣縮成一團後,陣痛頓時變得能忍受不少,真是得救了。好佩服能夠平躺待產還不打無痛的產婦,如果我待產時只能平躺的話,應該會崩潰吧……

側躺後接著又來了一兩次陣痛,每次陣痛都感到體內有東西在往外滑……剛好護理師又進來了,於是我趕快像抓浮木一樣巴著人家,請對方再幫我內診一次。這時距離詹醫師宣告我開指 4cm 才 15 分鐘而已,本來以為會被當成神經質產婦安撫要我先放輕鬆。但可能因為有提到感覺有東西要滑出來,護理師沒有拒絕我,還是很謹慎地幫我內診。
話說不得不讚嘆協和婦女醫院的醫護團隊,不論是醫師還是護理師內診都不會痛,讓我對內診沒那麼恐懼。(真要說恐懼,大概就內診時得換回不舒服的平躺姿這點吧……)

此回內診結果:7cm,快全開了。😱

老公也差不多這時辦理好住院手續。有老公在旁邊幫忙捏我的手,陣痛來時又更容易放鬆了。(這次沒有機會用上前一胎我最愛的壓骨盆放鬆法,因為我一直側躺,角度不順。)

才入院半小時,產程已進展飛快,猜測我們請的助產師和攝影紀錄團隊親愛日記 生活片場可能趕不上寶寶出生。當下有點矛盾:本來預想的陪產團隊成員大部份來不及到、只剩我和老公迎接寶寶,讓我覺得有點恐慌;但另一方面又很希望這些陣痛快點結束,不希望寶寶真的拖到全員到齊才出來。

幸好在我內心一片兵荒馬亂中,阿萍醫師出現了!其實今天她沒有門診,是聽說助產師有可能趕不及接生,所以特別衝過來。看到阿萍醫師掛著一臉輕鬆的笑容出現,心情放鬆不少。接著阿萍醫師幫我內診(一樣也是完全不痛),宣佈已經全開!

這時才入院不到 50 分鐘,已進入第二產程。當下真是又期待(想要快點生完)又怕受傷害(想到最後一哩路會最痛)……😫
幸好這時助產師嘉黛也到了,放鬆效應加乘。嘉黛先確認我仍然想要維持側躺,便幫我拿了花生球夾在兩腿之間,讓我上方的腿可以抬高,避免雙腿併攏時壓縮到產道。回想第一胎也有用到花生球,花生球簡直是讓我舒適待產的必備神器啊!

接著嘉黛一邊用手輕撫我的手臂和身體,語氣很輕柔地提醒我宮縮來時不要閉氣用力,而是發低沉的「Om ~」把手腳的力氣放掉、讓力量集中在腹部。
在花生球支援以及嘉黛、阿萍醫師的鼓勵之下,接下來的每一次宮縮都明顯感覺到進展。第一胎因為胎位不正產程遲滯,所以最後我還是有用力;這一胎才真正體會到之前在慧瑜珈上催眠生產時慧老師所說的,全身放鬆、完全不用力時,宮縮本身的強大力量就足以把寶寶往外擠是什麼感覺……雖然現在回想蠻美妙,但當下整顆子宮收縮還是頗痛。🤣

除了陣痛,還有寶寶頭抵達產道口的不適感。
這個階段不禁讓我腦中回想起生第一胎時的畫面:第一胎因為胎位不正、產道口都看得到寶寶的頭髮了就是生不出來,又卡了快 12 小時,才靠醫師用真空吸引拉出。所以這回產道口開始有灼熱感時,我突然沒信心了。
胎頭著冠的過程中,每次宮縮都感覺寶寶頭不斷地前進兩分又滑回一分,我忍不住一直問:「開口真的夠大到能夠讓她出來嗎?」這在身經百戰的產科人士眼中當然是個蠢問題,嘉黛和阿萍醫師都一派輕鬆地笑答:「當然可以,要等它慢慢擴張啊~」

一次強烈宮縮後,羊水破了。阿萍醫師按照我們生產計劃書,讓老公戴手套站好位置準備接生。雖然我自己的角度看不到產道口,不過聽到醫生跟老公說明:「你等下手在這邊準備接著,寶寶滑出來時不要讓她掉下去。」也意會到真的是剩沒幾次小孩就會出去了,非常期待。

隨著每次宮縮,產道口因為被寶寶頭愈撐愈大,灼熱感愈來愈強。理智上知道讓產道口慢慢擴張,會陰傷口會比較小,但情感上還是忍不住在內心抱怨:「到底什麼時候可以一次擠出去啊?胎頭卡在一半我好難放鬆啦~ 😭」
接著一次陣痛,我先是感覺到寶寶腳往宮底用力蹬了一下(不確定是她自己踢的、還是只是角度剛好?),緊接著就是寶寶頭滑出去後產道口壓力變小的輕鬆感。
這時只有頭出去,肩膀還沒出來。醫師很快地確認臍帶沒有繞頸,就放心等下一波宮縮。倒是寶寶自己等不及,一顆頭懸在半空、身體還沒出來就睜眼「欸~」抱怨哭哭,把大家都逗笑了。
再下一次宮縮,終於全身都滑出來啦。肩膀不像頭是球型,通過產道口的觸感真是有點微妙啊……
寶寶娩出此時距離入院才一小時左右。如果早上有點猶豫、讓老公先出門上班了,我搞不好就充滿恐懼地一個人生在家裡了吧?

回想第一胎因為最後是靠真空吸引一瞬間拉出,沒有體會到這麼細膩的娩出過程。這一胎完整經歷了,但又沒有痛太久,回顧起來倒是很滿足很開心咧。

老公接住噴出來的寶寶後,阿萍醫師馬上接手,快速將她身上的羊水和血大致擦拭一下就放上我的胸口做肌膚接觸。
看到寶寶的第一個想法:「原來新生兒的頭這麼小啊?難怪生得出來~」才隔不到兩年,我完全忘記新生兒的頭圍了……
第二個想法:「輪廓和她姊姊出生時好像!果然是同個模子印的!」不過好像有比姊姊出生時更圓滾滾一點,可能因為比姊姊晚一週退房的關係?

第三產程生胎盤,出血稍多,最後靠醫生幫忙才排出。這時攝影團隊也到了,記錄嘉黛幫我用血拓印胎盤的過程、並為我們拍合照。最後嘉黛幫我把胎盤帶回去料理。(自己的胎盤大概是我人生中少數可以合法吃人肉的機會了,絕對不能錯過 😆)

這次生產沒有剪會陰,僅一度裂傷(從前一胎剪會陰的疤裂開),不需要縫。也因為產程不長、又有充份放鬆,體力沒有耗盡,產後會陰的不適感也比第一胎少很多。
美中不足的是產後子宮收縮感比第一胎強烈,每次親餵都痠疼得讓我很煩燥。但護理師都說胎次愈多子宮收縮就會愈有感,看來是逃不了啊……
總不禁想著「如果第一胎也這麼完美就好了」。不過阿萍醫師和嘉黛都說是因為第一胎姊姊有充份開路,妹妹才能來得這麼順暢。後來想想,能夠有機會體會到人家說的經產婦生很順的經驗就很棒了,做人別太貪心。🤣